就业的问题一直受大家关注,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创业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布局,就业和创业并举,这确实是就业工作总格局的重要变化,这一点从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都有所体现。2014年到2017年,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来扶持80万以上的大学生实现创业。目前这个文件正在会签,如果进展快的话,下个星期就有可能正式出台了。
[记者]我看到国办的文件当中提出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就业创业这样一个新提法,咱们是怎么考虑的?文件当中提出了要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于这个计划何时出台?有没有什么新的措施?
[信长星]我觉得你的问题很好,也很重要。将创业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布局,就业和创业并举,这确实是就业工作总格局的重要变化,这一点从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都有所体现。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重要方针,这个方针中重要的亮点是把鼓励创业写入了就业方针,以前我们有三句话:劳动自主就业、市场调解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十八大加了五个字,把“政府促进就业”扩展为“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看起来是五个字,实际上把鼓励创业纳入了就业方针。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来要建立促进创业的新机制,并且对促进创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这项工作也有一句很吸引人的话,叫做“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思路上的一个重要调整和完善。正如你刚才讲到的国办文件,去年发的是关于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年是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的名称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业创业并举。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依靠创业来带动,所以创业是就业之源,也是推动创新的一个不竭动力,因为创业不仅仅是能够实现自我就业,而且它还有倍增效应,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若干个就业。
应当说,在各类创业群体里面,大学生是一个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潜力的群体,一般来讲,创业有两类:一类叫生存型的,一类属于成长型的。当然,各类群体都有可能创造出成长型的企业来,但是真正最有能力、最有潜力创造成长型机会的企业的还是大学生、知识群体。但是目前我们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跟国外比起来还是低,应当说差距本身就意味着潜力,这项工作过去一直在抓,现在更加重视。今年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就特别提出来要进一步加强创业工作,专门确定要实施新一轮的创业引领计划,这已经正式写入国办的通知。
上一篇:移动健康应用将成创业“金矿”
下一篇:阿里巴巴上市给中国经济投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