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就业创业网

投资与创业的价值关系

2013-08-07 09:46:11  浏览:28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并没有让风险投资家愁眉苦脸,反而更加积极地寻找投资机会。多数与会专家认为,这是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良机。在欧美各国面临产业升级的瓶颈时,中国可能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契机。

创业者在踏上创业之路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创建一种新模式、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无论是长期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软件、食品或工具等,还是针对原有行业的某种经营模式的变革、流程的优化、观念的改变、新理论体系改造与重建等。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讲,就是“蓝海战略”,这本书、这个词、这种思想曾一度爆火,2007、2008年都算得上热门关键词,描述的也是市场细分与选择、定位问题,一般而言,对创业者倒是非常切合,但容易从“蓝”变“红”,从“市场空白”变成“市场饱和”,然后还没等创业者清醒过来、制定好应对政策,市场洗牌就已经开始了。分别举一个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例子,比如博客,一度博客网、中国博客网等赚足了眼球,成了web2.0的“旗手”,但新浪、搜狐等大门户挟烈烈之风进入博客市场后,专业的博客网站们日子变得不好过起来,用户开始流失流量开始下跌,可资采用的赢利模式也多了几家实力远胜于己的模仿者参与竞争;而服饰领域的例子倒是一个值得创业者相对乐观一点的例子,2007年中期以后PPG也是一个不亚于“华南虎”的热门关键词。斩断衬衫销售渠道与专卖店,全部采用呼叫中心与在线下单,面向全国进行直销的模式,这对雅戈尔等传统衬衫经营企业形成了直接性的挑战,包括其他衬衫渠道商。以致于后来雅戈尔等也明确表示早已将电子商务纳入重点战略规划之中。PPG进入这个本已存在强大竞争对手的行业里,走了“快品牌”路线,单从应对竞争对手的复制与打击层面看,PPG的战略是正确的。

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另一条路是踏着行业标杆的足迹,寻觅寡头们剩下的残羹剩渣,做同一类产品,但对客户进行细分,在行业寡头势力们忽略了或者不屑于维护的客户群体中找寻自己的“上帝”;要么就是傍上一家知名的品牌,或者大点的企业,成为这些实力较强企业的代理商、零售商,借势而为。

  最近更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