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热点 > 创业资讯 > 创业热点

湖南表彰科技创新职工

作者: 日期:2013-09-26 09:38:45 人气:231

  红网长沙9月25日讯(记者 李慧芳)9月25日晚,“新蓝领、新梦想,第二届湖南省职工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18个项目获“湖南省职工科技创新奖”。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副省长张硕辅,省政协副主席王晓琴等出席颁奖大会。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湖南省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促进“三量齐升”,必须走创新驱动的新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创新的主力、岗位是创新的源泉,湖南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职工推动创新、市场主导创新、社会支持创新”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格局;并聚焦全省经济“转型发展”、“换挡升级”和重大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建立创新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文化,增强职工的创新自信,使更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尤其近年来,湖南省的职工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此次科技创新大赛,湖南省各行各业职工共申报创新成果4268项。经层层筛选,由专家从120多个项目中评出18个项目获奖,其中还引入了大众评选机制,产生了“2013年湖南省最具影响八大职工发明”。这18个获奖项目,已获各类专利65项,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链接:第二届湖南省职工科技创新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3项)
  
  项目名称:冶金煤气安全节能技术
  
  第一完成人:佘宏彦
  
  创新创效:通过研制高效脱水器,优化煤气管网排水系统,有效解决冶金企业煤气管网因冷凝水堵塞加热管道影响生产、安全及消耗大量能源等问题。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作为国家标准在国内钢铁企业推广实施,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已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570万元。
  
  项目名称:天然气涡轮增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曾辉
  
  创新创效:该发明为天然气发动机设计了全新防漏气结构、旁通阀执行器、叶轮锁紧螺母技术,创新耐高温、抗震动、抗负压设计等新技术,成功解决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难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创效近9000万元。
  
  项目名称:多晶硅铸锭炉开发及产业化
  
  第一完成人:陈国红
  
  创新创效:该项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控制软件,解决了我国大规模生产多晶硅锭的技术瓶颈,实现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已创产值4.6亿元,净利润1.38亿元。
  
  二等奖(5项)
  
  项目名称:线路融冰短接装置的研制
  
  第一完成人:邹德华
  
  创新创效:该装置可在线路任意杆塔进行安装,有效的解决了输电线路交流(直流)融冰时,融冰电源线路长度难以匹配的难题。降低了融冰的能耗,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技术全国领先,累计创效6.3亿元。
  
  项目名称:电磁感应化工磁稳定设备
  
  第一完成人:梁志军
  
  创新创效:采用强聚磁材料将磁场束之于内芯处,使内芯产生特殊要求的稳定磁场达到提高催化剂效率,降低催化剂消耗量。具有绝缘、耐热,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产品成功应用到使用磁性催化剂的多个化工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创效1.7亿余元。
  
  项目名称:新型加筋土结构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
  
  第一完成人:黄向京
  
  创新创效: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道路交通建设中复杂地形和特殊填料条件下的岩土支挡难题。项目在全国11个省市推广应用,节省建设资金4.086亿元,直接经济效益5869万元。
  
  项目名称:短流程还原熔炼锌粉成套装置研发
  
  第一完成人:熊家政
  
  创新创效:通过计算机热工仿真对电炉及冷凝系统进行仿真优化,成功研制1250kVA——3200KVA系列电炉合金锌粉生产线,每吨锌粉节电达800kWh以上。已承接三十多条生产线,完成销售额1.53亿元、利润2850万元。
  
  项目名称:速溶黑茶固体饮料及保健品
  
  第一完成人:刘新果
  
  创新创效:全球首创“散茶发花新技术”和“快速醇化”技术,开发出速溶黑茶固体饮料7款、黑茶保健冲剂1款、黑茶保健胶囊1款,能使消费者摆脱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困扰。2012年实现销售额3500多万元,实现综合效益580多万。

 三等奖(10项)
  
  项目名称:虎杖生物发酵提取高纯度白藜芦醇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第一完成人:危杰中
  
  创新创效:该项目以微生物转化方法,使原料中的虎杖苷转变为白藜芦醇,再利用溶剂的溶解原理,通过多红溶剂混合达到提取的最佳效果,提高纯度3倍。生产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50%,直接经济效益2290万元。
  
  项目名称::10千伏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方法研究
  
  第一完成人:刘夏清
  
  创新创效:为完成电缆断、接引线的不停电作业,该成果发明了便携式灭弧开关与电缆引线支撑架,确保了作业人员安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其技术国内领先,应用广泛,在全省推广应用已产生经济效益1.68亿元。
  
  项目名称::多功能组合式耕耘施肥机
  
  第一完成人:宋姣如
  
  创新创效:该产品将旋耕、除草、开沟、施肥、培土五个系统交叉联接,使五个作业程序一次性完成,实现一机多用,降低了人力、资源及能源等消耗,操作快捷、简便等特点。产品在国内市场年销售3000余台,目前已开拓至越南及非洲市场,年创效860万元。
  
  项目名称::经椎弓根空心椎体植骨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第一完成人:贺新宁
  
  创新创效:该发明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器械,使整个操作过程在导针引导下完成,确保将颗粒骨植到椎体内准确的位置。已完成手术700余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平均费用只占传统治疗手段所需费用的1/8。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第一完成人:尹运红
  
  创新创效:项目通过突破实时图像清晰度研究、图像均匀性研究、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在高过载环境下的应用研究和创新连续滚动分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已达到国内选进水平,成功应用到多个夜间观测仪器中,产生利润2000多万元。
  
  项目名称:生产硫酸低温余热回收
  
  第一完成人:曾维兴
  
  创新创效:采用三蓄热式余热回收工艺对焙烧的低温余热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每生产1吨硫酸的蒸汽产量由原来的1.2吨提高至现在的1.8吨以上,为企业年产38万吨硫酸实现节能增效3000万元以上。该技术获发明专利3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绿原酸工业化生产新工艺
  
  第一完成人:曾国进
  
  创新创效:该项目创新了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的工艺技术和节能增效技术路线,提高了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纯度,大面积解决了农产品增效和农民就地就业问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拥有4项发明专利,年创效800万元。
  
  项目名称:移动手机汇款
  
  第一完成人:申志敏
  
  创新创效:该技术依托手机支付平台系统完成资金转账,是以手机号码为汇兑标识的创新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保密性能高、快捷、便民等特点,开创了国内移动手机商务平台的汇款领域。
  
  项目名称::S3500高性能复合材料高速海监艇
  
  第一完成人:刘卫斌
  
  创新创效:该产品通过多混设计,结合工业设计、船舶技术、网络技术、新材料等诸多学科,研发成一种全新风格的“环保型”、“先导型”高性能复合材料高速船艇,拥有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其技术国内领先,产品年销售收入800万元。
  
  项目名称:无砷炼银清洁生产新技术
  
  第一完成人:蔡练兵
  
  创新创效:该项目采用“物料脱砷—浸出分组分离—低温熔炼回收”技术,实现炼银无砷化清洁生产,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其技术已获发明权利,并已成功产业化,年创效达4000余万元。
  
  特别奖2人
  
  1、支持职工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家:
  
  周建雄,男,中共党员湘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大力推动、扶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培养一支在全国风电研发技术领先的职工队伍,承担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30余项,带领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企业500强;获得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
  
  2、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优秀组织者:
  
  李德刚,男,中共党员、巴陵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强化职工创新制度体系,每年筹措近千万元经费用于职工科技创新;组织企业高技术人才围绕企业发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成果转化,实现转让收入1.55亿元;组织承办湖南省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牵头负责项目获中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荣获中石化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