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怎么看商用WiFi?
或是下一个移动入口
具有贪小便宜心理的小王们,无形中竟成为无数创业者的坚强后盾。
“商用WiFi现在已经成为‘风口上的猪’,很多原来做房地产的、做红木家具的也陆续入场。”赖杰感慨。赖杰2012年成立树熊网络时,当时全国做商用WiFi的不出10家,今年上半年市场上起码有三四百个玩家。
在赖杰和迈讯信联网络联合创始人赵宁等人看来,运营商的WLAN热点多铺设在露天马路等商用价值较小的场所,上网流程繁琐,免费使用时长有限, 运营商之间热点互不连通,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大。此外,一些交通工具上的免费WiFi项目本身并无商业驱动,导致后期维护不力,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形象工程。 “运营商大量铺设免费WiFi,不可避免会降低用户的移动流量,很难想象这两个左右手互搏的项目能在同一个体系内存在,况且现在运营商的投资重点已经放在 4G骨干网络建设上了。”赖杰说。
国内有铺设WiFi需求的商家有数千万,但业内估计目前已经覆盖到的不到10万家。赵宁告诉记者:“大部分最早期的路由器都该换了,尚未对大众 提供WiFi的公共场所也有大量市场留白,这部分空白是几个运营商再来一倍投资也填补不了的。”在这片空白的诱惑下,入场的玩家越来越多。
这个市场最早的玩家之一是2007年成立的迈外迪,其为连锁咖啡厅、书店、快餐店以及机场的商业场所铺设及维护WiFi。迈外迪的商业模式是找 厂商定制硬件,再研发设计路由器的软件系统,向商家出售商用路由器,在维护网络WiFi的过程中,在WiFi接入页面上出售广告位并进行流量导流,承接商 家以及第三方品牌主的广告。
在惯于打价格战的中国市场上,卖设备难赚钱已成为商用WiFi玩家们的共识。迈外迪创建的广告模式被认为是最直接有效的变现模式,甚至有人将迈 外迪称为“移动端的分众传媒”。基于此,目前用户使用商用WiFi时常常看到弹出欢迎页广告、登录页广告以及引导APP下载通道等。
商用WiFi靠什么盈利?
精准广告+增值服务
除广告以外,商用WiFi的玩家们心里明白,用户接入商用WiFi后,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今年以来,在O2O趋势下,为商家提供基于大数据、LBS(位置服务)以及云端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将大有作为,商用WiFi还为沉淀用户数据提供了“基础设施”。
今年5月初,支付宝和树熊网络共同推动支付宝免费WiFi项目,像小王这样的用户以后进入支付宝免费WiFi覆盖区域时,支付宝钱包将收到推送消息,点击该消息认证后即可连接上网。腾讯旗下高朋的Yeahwifi项目与之类似:用户进入商户店内可连接Yeahwifi热点,通过关注Yeahwifi公众号,用户可获取密码实现登录。
由于登录商用WiFi需要认证,用户可输入手机号、QQ、微博等登录,这使得商家获得真实用户的成本大大降低。赖杰介绍,用户只要连上WiFi,意味着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被追踪。用户进入某商场,连上了商场的免费WiFi,理论上可以做到用户走到哪个柜台,都能收到商家推送的信息,并可收集用户行走路线和在哪个柜台前停留的时间等。
阿里方面提供的一个案例显示,树熊和天猫某品牌商合作,如果用户曾用手机在该品牌天猫店消费,当他来到该品牌实体店时,店里的无线路由器会识别 到用户的手机,并根据消费记录对其开展精准营销。腾讯的Yeahwifi项目使用微信做中介,用户只要关注店铺公众号,离店后商家依旧可以向其推送新品和 优惠信息。
商用WiFi甚至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分析得出用户群肖像,也可以为商家进行客流量、客流购物转化率统计,目前各路玩家还纷纷瞄上了移动支付领 域。不过赵宁坦言,虽然跟商家分成看上去是一个良好的盈利模式,但将线下支付转成线上支付,不可避免将触碰线下POS支付结算方银联的奶酪,另外,引导用 户在商家的WiFi环境下做线上支付,推广门槛很高。
业内指出,广告入场推送的频度、用户体验的顺畅度也是商用WiFi竞争的焦点,如何在用户体验和盈利之间选择,给创业者们出了道难题。
互联网巨头因何看重它?
更好实现O2O的途径
曾经有观察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这个领域红得发紫,但商用WiFi领域却很难找出像小米做手机这样独立性、颠覆性强的创业团队,和大佬牵手,成为这些创业团队谋求快速发展的关键选择。
支付宝在今年5月宣布和树熊网络合作后,有消息称阿里已通过旗下投资公司入股树熊网络,对此赖杰表示不予置评。而迈外迪也获得了小米的融资,小 米股权占比约20%。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腾讯旗下团购网站高朋大力推广与微信捆绑的Yeahwifi项目,而美团网也在4月份启动WiFi项目, 不少创业公司闻风而动,纷纷求抱大腿。
有业内人士称,商用WiFi这个领域投入期很长,市场推广、后期服务等需要有资本和各种资源支撑,互联网巨头深谙互联网“先做大用户规模再盈 利”的模式,不会像其他类型投资人那样要求短期业绩。在互联网巨头背书的情况下,跟巨头合作的草根创业者有可能晋升为行业佼佼者,进而能更早地引领和制定 游戏规则及行业标准。
赵宁也向记者坦言,商用WiFi行业的水很深,“没有1500万元启动资金就不要进来了”。他说,这个行业并不是纯互联网行业,更像是对传统行 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技术研发能力、定制化设计能力、场景公关和地面拓展能力、广告变现能力以及团队执行能力要强,还要深谙和政商打交道的技巧,以后不仅要 免费卖设备,还要对商户进行补贴。
“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他们布局商用WiFi领域是一个更好的实现O2O的途径。”易观智库分析师徐昊表示,因为O2O对场景化应用的要求很高,而商用WiFi正是打通了一个用户与商户沟通的平台,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商户所带来的定制化服务。
商用WiFi行业状况如何?
即将进入混战时代
纵观我国商用WiFi行业的发展史,仿佛是一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征战史。最开始是电信运营商比拼公共场所WLAN热点铺设,三巨头也无暇顾及这一领域,这为众多轻资产的草根创业者创造了机会。
就在草根创业者烧钱拼杀之时,互联网巨头通过资本运作,直接跳过脏活累活,从云端掌控铺点进程。对于目前商用WiFi行业厮杀的惨烈程度,赵宁 认为半年内可能死掉一半。“一个饭店老板一天可以见好几拨商用WiFi销售代表。”他说,“热点铺得有价值的标准包括人流大,空间封闭,人群有一定消费 力,WiFi铺设场景有利于广告展示和用户信息收集等。然而,现在许多公司的WiFi热点铺得没有价值,都是白白在烧投资人的钱”。
赖杰也承认,这个行业热钱太多,不过即便如此,跑马圈地是各路玩家的当务之急。他预计,一家企业铺设WiFi热点达到20万个时才能实现整体盈亏平衡,但目前各家离这条线都有较大差距。
“别忘了,未来三大运营商的发展是会对商用WiFi造成威胁的。”徐昊说,随着无线流量资费越来越低,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网络服务也将是商用WiFi的有效竞争者。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类工具能让消费者用上免费WiFi,它们在前人铺垫的基础上发展,不直接面对商家也不搭设网络,跟用户关系更密切。移动应 用软件WiFi伴侣创始人连志尧介绍,其商业模式是向电信运营商采购流量,运用动态分发技术,帮助用户连接附近任意运营商的WiFi热点。WiFi伴侣将 其消费者分为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其中付费用户外出频率、WiFi使用率高,大概每个月交30元的会员费。
连志尧透露,现在WiFi伴侣也在和各种商用WiFi公司谈流量采购的合作。该公司下半年的计划是打造一个商业体系,在其平台上为各种网络热点以及广告主提供变现的通道。
“即使没有设备生产、没有拉广告的精力,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只要专心铺点就好,进入我们的平台就能实现变现。”值得注意的是,这对于商用WiFi玩家们来说却不全是好事,因为这将使混战更激烈。
商用WiFi靠谱吗?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随着商用WiFi市场的兴起,各种蹭网被盗钱事件被曝光,那么公共网络到底安不安全?安全专家指出,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市场,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告诉记者,商用WiFi本身的硬件设备、软件程序等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在公众场所搭建单个商用WiFi的技术门槛 很低,只要购买对应的设备软件、网络服务就可以搭建实现。与此同时,在公共场所搭建一个虚假WiFi环境发射信号诱导用户连接使用,这在技术上也非常容易 做到。“只需要一部带无线热点发射的笔记本,或者是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随身WiFi等)就可以轻松实现。”
陆兆华举例,黑客可以在公众场所私自搭建一个虚假WiFi网络,伪装成知名餐厅、咖啡厅等的无线网络名字,通过无密码免费WiFi吸引用户连 接,用网络钓鱼的方式窃取用户的支付账号和密码。或者通过攻击软件记录用户的访问数据并进行解密;又或者是利用手机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直接获取用户 的账号密码信息,甚至是访问手机上的隐私信息等等。
猎豹安全专家表示,消费者使用蹭网APP要特别小心,这类APP解锁WiFi密码,前提是用户分享密码,用户分享后,账号及密码会被保存云端数据库,目前这类APP在热点筛选和用户连接后的安全性都存疑。
“用户使用商用WiFi出现安全问题,责任方归属不好定性,取证也比较困难,也缺乏相关的政策规定进行有效监督管理。”陆兆华说。不过他也强 调,商用WiFi的安全问题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客观地去看待,这个跟电脑存在安全风险,就不能阻止电脑的使用,是一样类似的问题。
专家建议,用户在连接公共WiFi的时候,最好是仔细甄别WiFi来源,比如到餐馆等公共场合咨询商家WiFi账号、密码,避免私自随意连接而 可能误入虚假WiFi圈套。用户在直接进行O2O等在线支付活动时,应该尽量避免直接使用公共WiFi网络,改用移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建议 用户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