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热点 > 创业资讯 > 创业热点

贵州、湖南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取得成果

作者: 日期:2021-01-11 22:16:28 人气:16777215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石丽平是松桃苗绣的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她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学习后,以自己创办的企业为主体,培养了近1万多名绣娘,带动28个乡镇3800名妇女就业。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七秀坊”,2020年7月份开设网络店铺,到9月份仅2个月时间,网店销售额达到1380万元。目前,该工坊已累计培训绣娘800余名,带动5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2人。

“在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中,我们主要采取了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培养带头人、推进产品销售、加强宣传推广等四个方面的举措。”2020年底,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发挥文旅优势,推动贫困地区文旅发展,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做了介绍,引发关注。

非遗助扶贫

贫困地区往往是传统手工艺等非遗项目的富集区。在文旅部公示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有将近100个项目来自贫困县。据文旅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介绍,近年来,文旅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区发展,选取从业人员较多、适宜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充分发动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院校、设计师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