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今年被确定为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全国仅20个城市上榜。今后,我市就业创业工作将如何发力?近日起草的《株洲市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实施“创响未来、技兴未来、职引未来、护航未来、赋能未来”五大行动,促进全域全民高质量充分就业,打造公共就业服务株洲样板。
每年发放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
《方案》实施期为两年,总共24项具体任务。要实现的目标内容包括:2025至2026年,全市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帮扶率100%,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30%。
“创响未来”行动将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为主要对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等创业培训课程,每年培训学员6000人次,力争创业成功率4%以上。依托湖南工业大学、九郎山职教科创城等院校资源和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和本土特色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为入驻对象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服务。加大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等政策扶持力度,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
“技兴未来”行动将重点围绕“现代化产业”“传统产业”“数字技术”“一老一小”“新业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到2026年底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4500人次,培训后就业成功率提升不低于5个百分点;建成不少于30个市县两级特色劳务品牌。聚焦我市产业发展所需,依托各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龙头企业,每年创建5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市人社局局长肖锦霞说,人社部门将把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作为今明两年的首要任务。同时,总结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工作成效,推出一批有特色、叫得响、可复制的“株洲经验”。
建40家“职达站”助力就业创业
理想的工作是什么?“不错的薪酬待遇,还能在家门口上班”肯定是答案的要点。
“护航未来”行动将结合重点群体、重点用工企业分布情况,建设40家“就”在株洲·职达站,辐射所在街道(乡镇)的全部社区(村)。在人员密度大的车站、芦淞商圈、陶瓷街区等建设10个特色各异、各有侧重的零工市场,满足临时性用工和就业需求。在高校、中职院校建设15个左右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一站式提供政策宣讲、求职招聘、职业指导、困难帮扶进校园等服务,提升在校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引导他们留株就业。每年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2500个、组织参加见习人数不低于700人,助力一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积累工作经验。
“职引未来”“赋能未来”行动则将发挥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和硬质合金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人才聚集优势,分类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定期发布需求信息,引导相关人才向急需紧缺领域集聚。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就’在株洲有未来”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完善数据采集(共享、协同)、应用、分析等功能,推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精准掌握底数、精准开展服务、精准评估效果,为服务对象提供均等、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