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创业 > 创业人物 > 名家创业

张朝阳十年:曾与董事会长期不懈的斗争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1-08-03 18:57:58 人气:4348048

  走下飞机舷梯,张朝阳感到一阵寒意,他想不到11月的北京会如此之冷。搓了搓手,张拎起两个手提箱向机场外大步走去。外面,是他尚未触摸到的搜狐事业。这一年是1995年。


  门户模式


  尽管想来不大可能,但张朝阳坚持认为,他回国创业的第一天,即1995年11月1日,北京是下着雪的。也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张朝阳的回忆如此寒冷。


  1996年初春的一天,在北京的一家小饭馆里,张朝阳拜会了中国互联网泰斗、瀛海威总裁张树新。这次会面让张朝阳对当时互联网企业的状况感到失望——艰难的收费模式、与电信紧张的关系。从这一天开始,张朝阳开始思索中国互联网新的模式。


  此后大约一年的时间里,蜷缩在被子里的张朝阳创立并完善了中国互联网门户模式,这种模式有别于美国在线和瀛海威,它完全放弃了立时收费,其核心精神是:开放平台、分类搜索、内容共享、分类导航。1997年年中,张朝阳完成了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并把它交到风险投资商的手里。然而张朝阳并没有拿到那笔融资,拿到融资的是利方在线(新浪前身)的王志东。让张朝阳吃惊的是,王志东的商业计划书里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让他几乎认定王志东看过自己的计划书,并在此后的岁月里一直耿耿于怀。


  1998年5月9日,搜狐网面世当日,首页上赫然挂着一则牛栏山的广告,这则广告挂了半年。张朝阳得到了自己的第一笔收入——9000美元。人们无法理解这家生产二锅头酒的厂商为何第一个选择在网络上做广告,但张朝阳确信这则广告刺激了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投身互联网事业。


   2005年11月1日,北京依然是摄氏24度。在谈到风头正劲的搜索模式正在有力挑战门户模式时,张朝阳摇了摇手指说:“未来的战场是建立在今天的用户规模上的,中国互联网又回归到眼球时代。”但他承认搜索模式正在改变人们的上网习惯,并已经给门户模式造成压力,“所以我们也在做顺势调整,比如搜狗。”


  而对于未来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张朝阳认为应该是:流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广告、搜索排名以及普遍收费业务。


  矩阵搜狐


  搜狐曾先后动用巨资收购了社区门户ChinaRen、房地产网站焦点和游戏网站,随后张朝阳宣布完成了搜狐的矩阵布局:搜狐、ChinaRen、焦点、17173四网站将互为支持、共同推进。


  但两年后的今天,有批评认为:搜狐的矩阵布局在战略上没有问题,但由于执行问题,四家网站至今看不出协同效应。对此张朝阳解释说,由于对三家兼并的不仅仅是业务,而是整个企业,因此整合起来确实要花费些时间。但他保证,至多一年,矩阵搜狐就可以在理想状态发挥其威力。


  对于搜狐公司的最终定位,张认为应该是“技术驱动性的媒体平台”。


  张朝阳认为搜狐的企业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受自己早期创业时的行事方法影响很深。在谈到用人原则时,张朝阳认为自己择人的第一要义是聪明,还要诚实、善良,有合作精神。张不喜欢性格极端的下属。


  对于搜狐企业今天的成功,张朝阳认为关键是自己“本土化”战略的成功。“本土化”战略是指2000年三大门户上市之后,国外投资方要求中国互联网企业起用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新浪、网易先后按此要求对自己的管理团队进行了调整,而只有搜狐拒绝“空降”高管。当时张朝阳的理论是国外的“船长”躲不过中国市场上的“冰山”。为此张朝阳与董事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董事会指派的管理人才始终无法在搜狐的管理层立住脚。“本土化”战略使张朝阳在历次风浪中能够牢牢掌控搜狐,避免了王志东被清除的命运。